跳到主要內容

政治汙名化x冷漠代價斐然

http://comic101.com/vols/61155/20

我不曉得「有政黨傾向 = 不客觀」這罪名從何而來,也無從查證/深究,
可能從前參與政治會引起殺身之禍,大家避之唯恐不及,
久而久之政治成為佛地魔,明明影響力極大,卻人人緘口不談。

然後無論事實如何,每個人都開始自稱,「我沒有政黨傾向」,
好像這樣一來,自己的發言就被淨化了一樣,
好像這樣一來,自己就能雲上觀眾生爭鬥。


我不敢苟同「政治」和其他形容詞並列於同樣位置,
偏偏我們好像書唸越多,越不敢表現政治立場。

The price good men pay for indifference to public affairs is to be ruled by evil men. 好人不在乎公眾事務所付的代價,就是被邪惡的人所統治。
-- Plato 柏拉圖, Greek Philosopher 古希臘哲學家
-- via grinbobcat @PTT


For dictator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good news is when cartoonists, journalists and activists shut up.
對全世界的獨裁者來說,
最好的消息就是當漫畫家、記者和社會運動家都閉嘴的時候。
-- Patrick Chappatte @ TED

如果我是執政者,普羅大眾都「對談論政治避之唯恐不及」,操弄政局很方便,
因為只要民間有志之士的有見地意見干擾到我們利益輸送,
就叫手下幫他戴帽子──或不用自己指示,就有別人忙著讓一切變調。
然後看得懂對方意見的人本就不多,
現在又成功使當中一半的人瞬間分散焦點,
即使過一陣子有人回神發現我在胡扯,
哈哈反正其他從眾政治冷感的人,都不會再理會對方意見,
我順利不沾腥全身而退,繼續左手交右手擴充金庫。

不是每個人做任何動作都不懷好意,不帶顏色的單純舉動,不行嗎?
又,帶有顏色又如何,人們的智商有低到所有判斷都只基於政黨傾向?


「有些人保持所謂中立是為了掩飾他們的無知。」
No comment.
意即,我不 care,也不想知道。

然而所謂客觀,不是不能有自己的立場,
而是闡述我方說法時,不忘提起相左觀點──即便我不同意。


不要只在選舉前關心政治。不要只從別人口中照單全收。
前者讓劣幣驅逐良幣,政治人物作秀和開芭樂票最重要;
後者讓媒體操作變簡單,讓番茄醬取代了番茄

什麼時候這座島的人民能夠用自己的智慧去檢視政府政策與媒體報導,
而不再需要依靠色盲眼鏡來分辨是非,那麼就算是從鬼往人邁進一大步了;
要不然就算逃出了這個鬼島去了充滿高加索種金髮碧眼小天使的歐洲大陸,
也不過就是隻不在鬼島上的鬼,實在沒有立場嘲諷什麼鬼島不鬼島。


看看身邊有多少人抓住話題侃侃而談,
眉眼間的自信、語句間的流暢邏輯,不禁懷疑自己從沒好好認識過對方,
臺灣不缺有想法的人;
看看光網路上有多少寫手,除了腦袋有料,用字遣詞精準到位,往往讓人感同身受,
臺灣不缺有表達能力的人;
看看興頭上的蜂湧聲浪,不須冠冕堂皇的出兵藉口,時常一個簡單共鳴點,就萬人響應,
臺灣不缺有熱情的人;
臺灣不缺思想家、不缺演講家、不缺熱血分子,
我們缺的,是腳踏實地的實踐家。

他們或許無巧簧之舌,可眼光持續關注那些能夠更好的現存問題,
他們常常說得少但做得多,
他們不是沒有滿腔熱忱,只是換了個更有意義且長久的方式執行,
他們尊重並感謝一日球迷的短時間目光,可寧願在輿論風潮過去後,繼續不離不棄,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所有人都移去焦點不再追蹤,那麼制度將永遠不會改善,
於是我們繼續依賴執行人的良知與判斷,期盼每次都有好運碰到好官,
而不是發展出一套足以讓路人遵照執行不會有大錯的SOP,且老嫗能解。


請關心政治,因為那和生活息息相關,
視而不見的粉飾太平代價/風險過高,我們承擔不起;
請別假裝中立,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中立,
你的冷漠和沉默,將是政治人物操弄的最佳幫手;
請別逃避談論,因為如果你是對的,該讓更多人知道,
而如果你是錯的,該勇於被糾正──雖然這樣註定朋友越來越少。

在政治狂熱的情緒底下,TW更需要的是深究每個政策的短長利弊,
因為除了婚喪喜慶之外,公僕們該有更重要的任務,
有人的稱職和失職,必須被看見。

這是烏托邦。但值得公民為此努力。

留言

  1. "The price good men pay for indifference to public affairs is to be ruled by evil men. 好人不在乎公眾事務所付的代價,就是被邪惡的人所統治。"

    good quote.

    回覆刪除
  2. I can tell you really like this post. Thanks man.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一造說法x不完整的危險

日前又見一支 TED 影片,echo微寒 《想像力會因此擴大或萎縮?》 。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 Chimamanda Adichie@TED The single story creates stereotypes, and the problem with stereotypes is not that they are untrue, but that they are incomplete. They make one story become the only story. http://designmind.frogdesign.com/articles/the-substance-of-things-not-seen/onstage-in-oxford.html#2 單一故事會造成刻板印象, 而刻板印象的問題就是, 他們並非不正確, 而是不完整, 讓一個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

PT Love Story

序章 其實是不知道大家想聽哪種口吻的描述, 但就盡可能原汁原味將我感受到的情感傳達出來吧。 那麼,這是個不只愛情,關於真愛的故事。 http://best-messages.blogspot.com/2010/11/best-love-sms-how-to-say-i-love-you.html

老梗乎x過去現在未來

本文用於呼應夏天哥 《時光機》 一文。 http://kungfupanda.wikia.com/wiki/File:OogwayPoTalk.p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 -- 《Kung Fu Panda》Master Oog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