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正名x以事物的本質稱呼

「爸爸,中正紀念堂是做什麼的?」
「噢是紀念蔣中正啊,他是以前的總統做很多事,所以我們蓋個地方來紀念他。」
雖然一個獨裁者沒有被民主國家推崇的必要,舉世皆然,
但該如何如何對孩子解釋,對不起啊我們大人不爭氣,
還很荒謬的留下這踐踏人權的所謂「紀念堂」。

「老師,他們是來自『中華臺北』,那是哪裡啊?」
「大概是中國吧,你看有『Chinese』在名字裡面啊。」
你要一個局外人如何可以想像,臺灣為了參賽不得不矮化名字,聲援時連國旗都拿不進場的處境?
至少我們自己要停止這些似是而非的稱呼。

「同志啊,『臺胞證』不正說明了我們是同胞嘛!」
所以除了一次不得已,我拒絕申請/使用「臺灣地區人民通行大陸許可證」。

R.O.C. 又讓多少人信件寄丟,海關卡關。

photo credit: 阿國 via photopin cc

為什麼要極力爭取,為了簡單的名稱鬧到臉紅脖子粗?
反正大家都知道意思,怎麼稱呼有這麼重要嗎?

有,因為名字應該反映出本質,因為誤解往往自此而生,因為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意思,
誤導性的稱呼會讓一知半解者自然而然說文解字,將這「想當然耳」越演越烈。

以事物的本質稱呼,是展現誠意面對歷史的第一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一造說法x不完整的危險

日前又見一支 TED 影片,echo微寒 《想像力會因此擴大或萎縮?》 。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 Chimamanda Adichie@TED The single story creates stereotypes, and the problem with stereotypes is not that they are untrue, but that they are incomplete. They make one story become the only story. http://designmind.frogdesign.com/articles/the-substance-of-things-not-seen/onstage-in-oxford.html#2 單一故事會造成刻板印象, 而刻板印象的問題就是, 他們並非不正確, 而是不完整, 讓一個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

PT Love Story

序章 其實是不知道大家想聽哪種口吻的描述, 但就盡可能原汁原味將我感受到的情感傳達出來吧。 那麼,這是個不只愛情,關於真愛的故事。 http://best-messages.blogspot.com/2010/11/best-love-sms-how-to-say-i-love-you.html

老梗乎x過去現在未來

本文用於呼應夏天哥 《時光機》 一文。 http://kungfupanda.wikia.com/wiki/File:OogwayPoTalk.p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 -- 《Kung Fu Panda》Master Oog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