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就像福爾摩斯...

在一個下雨天,我們公司大樓的樓下,多了一塊薄薄的黑色石頭板子,它的周圍用簡單的柱繩圍了起來,上面有幾個膠布標示位置,還有一些粉筆的痕跡,畫著 "P d"的形狀...

從小我一直很崇拜像是福爾摩斯或是愛因斯坦之類的聰明人,我相信常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只要到他們眼前,他們不用怎麼思考,輕輕鬆鬆的就可以解出來,因為他們比常人還要聰明。

長大之後我發現,其實像福爾摩斯那種類型的聰明,比較像是一種藉由無限觀察和推斷所鍛鍊出來的直覺,是一種專家系統,一旦你學會之後,整個推斷過程就跟呼吸一樣自然,但在沒看到線索的人眼中,整個過程就像變魔法一樣,他會覺得你特別聰明。

我一直想成為一個聰明的人,於是,我養成了隨時觀察周圍環境、隨時留意旁人舉動的習慣。當我看到一個值得玩味的東西時,我會習慣性地去猜想推斷,它為什麼會在這裡、創造它的人心裡在想什麼、它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它會造成什麼影響、它代表怎麼樣的社會現象或價值觀....,總之有很多東西可以思考。


例如,我看到7-11中越來越多的搭配優惠,買三明治搭配飲料少10元,買一瓶飲料第二瓶6折,冰櫃上貼著某某商品兩件79折...。

從位置看來,這些優惠的提示都放在非常顯眼的位置,在冰櫃上面的甚至還擋住了一些商品。由於優惠上清楚的標明了品項,因此這些優惠其實等於是一種廣告。而兩瓶飲料8折的總利潤應該是比1瓶飲料的利潤高。最後是,第二瓶6折比起兩件打8折更能吸引消費者,6折的感覺沒買第二瓶就虧了。

當我在做這類型的思考時,很喜歡其中猜想->驗證的過程,當你在線索很少時,就能成功的預測、猜想出一件物品隱藏在背後的意義或真相時,那感覺就好像自己是神探一樣!

Anyway,扯遠了,回到一開始的那塊石板,不知道大家第一眼看到會想到什麼? 或許很多人根本不在意,就路過了。當我看到的時候,第一直覺我猜想那塊石板是雕像的基座,因為在日常生活的觀察中,我發現很多大樓的樓下都喜歡放上一個別有意味的雕像(我猜應該是在業界中認為雕像能夠帶來財富或是鎮住某些東西?),像是在東區的螳螂捕蟬雕像:


但觀察了一下,我又自己推翻自己的想法,因為那塊石板實在太薄了,假如放上一個巨型雕像,感覺固定不住,又有可能被壓碎,加上上面的"P d"粉筆痕跡,看起來實在不像是放上雕像的輪廓。恩...,或許是別的地方在施工,這邊只是在對大理石石板做些加工處理,暫時放置罷了。但它所在的位置又實在太像是大樓雕像該放的位置...,而且下雨天把石板擺在外面感覺不是加工的好方法...。

根據種種條件的總和,我猜那個石板是為了雕像而設置的機率大概是60~70%左右,另外它也有可能是要擺上比較輕量級的東西,例如某個公司的標誌或是看板之類的。

...幾天後,當我到公司時,發現大理石板上出現的東西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它的上面....,擺上了兩塊巨木,底座的形狀恰好就是"P d"。我走近看了看,它是題名為"掰開太極"的作品。它的底座不再是原本薄薄的大理石板,它的底座變厚了。

看到的瞬間我覺得自己猜錯了,因為它不是雕像,是兩塊木頭。但隨即我就放寬標準,畢竟它也是大樓前的裝置藝術,基本上我還是猜對了!! 由於我成功預測出大理石板背後的真相,因此我很高興的上去和同事們聊這兩塊木頭的事情。


我說:『它的名字叫"掰開太極",還蠻好笑的。台灣應該很少藝術家做這麼大型的木頭雕塑吧,我只知道朱銘有做很大的石頭雕塑』

同事:『朱銘好像有個系列的作品就叫太極。』

我:『對耶,其實它那個木頭的切割形狀也挺像是朱銘的風格的,所以它是想要學朱銘的風格嗎?』

同事:『"朱銘: 掰開太極...估價...一千到一千八百萬港幣...!!"』
他開了一個連結,上面的那個作品,著著實實就是我們下面放的那兩塊巨木。

在知道價錢之後,我們在驚訝之餘,認真的討論是不是可以把那兩塊巨木搬走拿去賣錢,...當然只是空想。

晚一點時,我和同事到便利商店買東西,順道經過時我們就湊近去端詳那上千萬元的兩塊巨木。
『上千萬耶,它就擺在這邊淋雨,不怕壞掉或被別人偷走嗎?』我說,並湊近去摸那巨木的表面,感受它的紋理。

..........,它好像不是木頭耶』我覺得摸起來感覺怪怪的,就敲了它兩下。鏗、鏗,兩聲清脆的金屬聲。

它好像是金屬,應該是鋼做的...原來這個是用原作下去塑模做成的複製品...,難怪敢放在這邊...』我們恍然大悟,之所以放木頭在這邊風吹雨淋的謎團也解開了-- 它根本不是木頭。

買完東西回到公司,我大聲的跟同事說剛剛的發現:『唉!真是太失望了,原來下面的雕像不是真的,它只是用原來的木頭去做模複製出來的複製品。』

同事:『你怎麼知道?』

『我剛剛下去摸過它的表面阿,不是木頭,我還敲過,是金屬材質。』

同事聽完,默默地說:

ㄟ...... 我沒有說"掰開太極"是木頭做的,它是青銅做的...


唉,你以為自己是福爾摩斯,其實你還是一個華生阿...


2012/7/6 生活小記

-----------------------------------------------
後記:後來去向大樓裡面的負責人求證,這個作品是國泰建設20年前買下來的,在作品搬來之前,朱銘還從工作室中找了四個人過來重新烤漆,讓它的外貌看起來更像木頭。

留言

  1. 太有趣的故事了!

    而且發人深省: 你以為自己是福爾摩斯,其實你還是個華生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一造說法x不完整的危險

日前又見一支 TED 影片,echo微寒 《想像力會因此擴大或萎縮?》 。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 Chimamanda Adichie@TED The single story creates stereotypes, and the problem with stereotypes is not that they are untrue, but that they are incomplete. They make one story become the only story. http://designmind.frogdesign.com/articles/the-substance-of-things-not-seen/onstage-in-oxford.html#2 單一故事會造成刻板印象, 而刻板印象的問題就是, 他們並非不正確, 而是不完整, 讓一個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

PT Love Story

序章 其實是不知道大家想聽哪種口吻的描述, 但就盡可能原汁原味將我感受到的情感傳達出來吧。 那麼,這是個不只愛情,關於真愛的故事。 http://best-messages.blogspot.com/2010/11/best-love-sms-how-to-say-i-love-you.html

老梗乎x過去現在未來

本文用於呼應夏天哥 《時光機》 一文。 http://kungfupanda.wikia.com/wiki/File:OogwayPoTalk.p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 -- 《Kung Fu Panda》Master Oog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