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ork Life Balance

近來網路上流傳著兩篇鼓勵上班族們準時下班的文章,
一篇是姊妹淘我要閃人了!
另一篇是Mr. Jamie加班是一種癌
兩篇文章口徑一致的指出:
   在台灣很多員工會因為老闆還沒走,因此明明工作都做完了,
   還是耗在辦公室裏面,上上網、打打電動,摸到七八點後才離開。

看完我很想問,這是篇討上班族歡心的文章,還是這是台灣上班族的真實狀況?
在台灣的上班族真的可以"早就完成了工作",然後在公司敲別人MSN和玩Angry Bird?

我想在台灣的真實狀況應該比較接近這篇文章--爛蘋果和加班
大家不是工作早就做完了而不走,而是公司堆在員工身上的工作,
遠遠超過正常工時可以做完的量,因此大家必須要留下來將負責的工作做完。
在這個狀況下,早走和加班到底該怎麼拿捏,似乎就要看個人的心態...

對一個每天要定時到公司報到的上班族來說,工作到底是什麼?
    是用時間換取金錢的一種方式?
    是累積自己實力,投資自己的一個手段、過程?
    是認同公司想法,想要幫助公司成長卓越的一趟旅程?
    是一種生活,是人生一段不可取代的經歷?

我想對那兩篇文章表示贊同的人,主要應該認為上班是時間換取金錢的一種方式
假如是這樣,那麼我認為準時上下班是必要的、是基本的,是聰明的。
尤其在文中描述的那種理想狀態--工作都已經做完了,
更應該毫不猶豫地起身走人,因為在這個公司中,待更久的時間,
並不會讓自己有更多的收穫,回家陪伴家人或充實自己、休息,
才是真正的Work-Life Balance。



但假如我們認為工作是累積自己的實力,是投資自己的一個過程,
那麼其實下班後工不工作,只是自己要不要多花點時間讓自己更進步而已,
我到底想花一年的時間到達下一個階段,還是花一年半的時間?
(當然假如覺得這份工作做再多都不會讓自己的實力進步,
 那還是回家享受人生,或是參加可以賺錢的基金投資研習會之類的活動較好。)

假如認同公司想法,想要和公司一起成長(在小的新創公司很常見)
那麼十分在意下班時間就有點讓人匪夷所思了,
因為在新創公司,我們總是希望成功來的越快越好,
時間一到就離開公司好像在說:『我覺得今天我們進步夠了,明天再來吧。
有任何一家新創公司會想用公務員心態的員工嗎?
(我有見過真正在乎公司的人,甚至會在假日或晚上下班後,
 在家做對公司有益的事情,然後在隔天上班時開心的分享給他的同事們知道。)

最後,假如工作就是一種生活,我認同這就是我人生的一段歷程,
(而不是把工作當成出賣自己時間,只想拿到錢趕快離開這個地方)
那麼上班和下班有什麼差別嗎? 
對於創業家、作家、直銷人員、業務人員、店家...這類型時間≠金錢的人而言,
上班和下班時間是模糊的,上班時間只是為了讓自己格守戒律,
不要懶惰鬆懈的一種手段罷了。
這樣的人又會在意下班時間嗎?

基本上我十分贊同那兩篇文章的說法:
     假如工作都做完了,就回家吧!
假如這樣的狀況真的發生了,那麼這份工作是幸福的,
Work-Life Balance 在這邊有機會真正的實現。

相反的,假如事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公司分配給自己的工作,
似乎永遠做不完,而工作所能帶來的成長又有限,
加班沒有加班費,準時下班又會感到上司和同事無形的壓力...
那我想就該問問自己,這樣的工作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這是間對的公司嗎?

在Mr.Jamie和姊妹淘兩篇文章中都說:
     『早早下班回家,不要加班』

這樣的話語真的很動聽,它會讓我們不自覺得想要贊同說:
"沒錯,就是這樣!"
"上司都不懂,我們應該看重每個人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時間!"

我想假如成果夠好,每天準時上下班,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上司沒有理由去攔你。
現實中,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出在工作量總是太多,死線總是太近,
而這不是上司或是員工看完文章後,心態一轉變馬上就能解決的
這是台灣企業普遍經營策略的問題--注重壓低成本,不重視基層人員。
(如爛蘋果那篇所描述...)
在這種狀況下,上班的人若不想加班只有兩種選擇:
1. 不理會公司的進度,只作自己上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份量(其實很多人這樣作)
2. 尋找下一份工作

而假如不想加班,卻又不得不加班,
那麼我覺得可以花一些時間去思考:
   工作對自己來說,到底是什麼?
   從裡面我得到了什麼?
   比起家庭,工作更重要嗎?
   我是在過人生,還是販賣人生?
   這是一間好公司嗎?

試著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斷,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
是平穩的工作,每天回家陪家人。
還是想要全力衝刺,投入自己有興趣的產業。
或是拼一個夢想,想要在三五年內幹出一番事業。

個人認為,相較起計較於每天兩小時的加班時間,
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選擇每天精華的八小時要投入的事業,
才是對自己人生真正、真正重要的事情。


留言

  1. 我以為會提到TED的那個演講XD

    回覆刪除
  2. 我不能同意更多
    我今天首日開工結果就加班快兩小時="=

    回覆刪除
  3. 這...好有心喔還用不同的顏色~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PT Love Story

序章 其實是不知道大家想聽哪種口吻的描述, 但就盡可能原汁原味將我感受到的情感傳達出來吧。 那麼,這是個不只愛情,關於真愛的故事。 http://best-messages.blogspot.com/2010/11/best-love-sms-how-to-say-i-love-you.html

CP值失效之時

假如我們生長在正常的家庭,不是太富裕,也不是沒有錢可以花, 那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培養出一種能力, 那就是計算CP值 。 雖然CP值是個非正規的術語,但它所表達出來的意義卻足夠清楚: 那就是 東西的效益(Capacity)/所花費的成本(Price) -- 這東西越高越好。 假如在作事、買東西時,我們可以 使一個事件或物品的CP值提的越高 就代表自己越聰明、佔到了越多便宜、決策最為正確。 由於一般人手上的資源(金錢)是有限的,因此在做事情(購買東西)時 會不知不覺的迅速計算當自己去做這件事情(消費)時, 手上有的資源(金錢)消耗了多少? 而從中獲得的利益、快樂感有多少? 簡單的說,就是計算CP值, 只有當這個值在合理範圍時,我們才會去做這件事情(消費)。 因為有這個資源有限的限制,所以我們不會盲目的選擇最高級的消費, 而是精密的計算,這邊要節省一點,將來才能用剩下的資源去獲得更高的利益。 所以說,只要是做生意的,應該都知道一件事情, 自己的產品只要讓消費者覺得CP值夠高,他們購買的意願就會升高。 from:  http://design-milk.com/toolbox/ 但假如我們平常有在注意身邊東西的價格,就會發現一個現象, 那就是就算某家店裡的東西非常經濟實惠,幾乎所有的東西CP值都很高, 卻總是會有幾樣商品CP值低的可以, 他們所創造出來的利益大概只高出一般商品10%,但價錢卻多出了快30%, 這種東西有人會買嗎? (註: 很多商店放這種商品的目標是讓消費者有個比較基準點,      讓消費者覺得其他東西經濟實惠,有些人稱它們為"獵鳥"。      但這邊要討論的是,就算它的CP值很低,在某種情況下它還是會被買走。) 我想這樣的產品還是會有人買,因為 在某些特定狀況我們不用去計算CP值, 只要算自己得到的利益就可以了。 例如以前常會有實驗室的聚餐,教授(或叫他老闆)總是會請我們吃些好料的, 每當在那樣的聚餐中,我總是會點我覺得看起來最好吃的那個, 雖然那個餐相對於其他普通餐貴了一點,對平常的我來說CP值低了一點, 所以我應該是不會去點它的,但今天我不用考慮價錢, 只要考慮哪個餐對我來說吸引力最大就好了!! 低CP值的產品可以在很多時候賣出,其中包含 被請客時 (還記得導生宴時自己總是會點個

好盧謙哥x無恥其揚 (1/5)

http://firelink.monster.com/news/articles/5959-inside-the-mind-of-the-serial-arsonist?print=true 時間可以讓很多偽裝浮出水面,在異鄉的同鄉人快熱程度超出臺灣太多, 所以忘記了人心隔肚皮,今天來說說囧人囧事鬼故事。 我算是選擇相信人性本善的人,偶而會路見不平出口斥責, 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也就酸酸便罷,鮮少為了一些小事動筆發文, 而且我現在沒有很閒。 但這次我實在是太火大了,事件名為:好盧謙哥與無恥其揚。 (本系列文充斥情緒性字眼,請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