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賈伯斯的『品味』

最近剛讀完賈伯斯傳,讀完覺得Steve Jobs真的是一個非常特殊、又有執著理想的人,整本書讀下來就像是跟著他一起冒險,起起伏伏,可以觀察到他隨時間過去,細微但著實存在的人格變化。非常推薦還沒看過的人去找來看看!


前兩天剛好Mr. Jamie寫了一篇文章最終的決勝點:品味,裡面提到Jobs的"品味"對蘋果造成了很深厚的影響,甚至Bill Gates曾被記者問到他最佩服Steve Jobs的是什麼,他也半開玩笑的說:
"I would give a lot to have Steve’s taste. (我願意犧牲很多東西換取 Steve 的品味)"
很多佩服賈伯斯的人認為他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他能夠"知道"使用者要什麼,並且用他超絕的"品味"去製造出好用的產品,這種能力就像是一種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賈伯斯這樣做會成功便是一種見識過人的天才表現。於是自然而然,便會有人認為自己只要品味足夠,便能夠設計出和賈伯斯設計同等級的產品,並且堅信這樣的設計才是對的,其他人的意見就像一般的消費者一樣無用,『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直到我們把東西設計給他們』。

但賈伯斯的品味到底是怎麼來的? 如同賈伯斯傳末章中所提到的,他說:
"我的專注力和對簡潔的喜愛,源於早年禪修的經驗。因為禪修,我的直覺變強,而且得以去除所有會讓人分心或不必要的東西,我也由此培養出基於極簡主義的美學觀。"
禪修和品味有什麼關係? 其實就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禪修代表的是『全力的使用感官(身體和大腦給你的感受),感受它、接受它,直接的體會當下的感覺,不要使用理論邏輯來妨礙直覺』,這樣的做法是對直覺得一種訓練,是訓練自己的右腦建立屬於自己的專家系統。這樣的做法和理論在右腦與禪學這篇文章中有比較有系統性的介紹。

讀過賈伯斯傳的人應該都知道,當賈伯斯看到不合自己意的設計時,就會當著大家的面說那個東西是個"垃圾"。而且年輕時期的他,家裡的傢俱只有一兩件,整個家裡空蕩蕩的只有地板可以坐,因為符合他品味的設計品不多。之所以他會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他必須像是個味覺敏銳的美食評論家一樣,盡全力去體會設計精妙的美食,但絕不能勉強自己吃下難吃的東西還說出它的優點,一但感受到自己吃到難吃的東西,便要拒絕它、否絕它,否則自己的味覺(品味)就會變差,因為身體(右腦)會忠實的記錄下你愛什麼、能分辨出什麼,這是一個持續鍛鍊的過程。

由於這樣的"品味"並沒有理論基礎可言,所以有時候賈伯斯做決定的方式簡直是莫名其妙。他審視iPad模型大小的做法是"將每一個設計拿起來把玩一下,感受它的重量,使用起來的感受,然後選出感覺最對的那一個"。而賈伯斯也曾在iPhone研發九個月之後的某一天早上,忽然發現自己『真的不喜歡iPhone現在的樣子』,但是不知道原因。

相對於賈伯斯這種直覺性思考的天才,另外一個設計天才就沒有這麼讓人難以理解。那就是他的愛將--艾夫(Jonathan Ive)。


艾夫是設計出身的,知道設計的"語言",也知道設計的理論,因此當要做出一項設計時,他可以跟一般人解釋,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這樣的外觀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當賈伯斯跟他說『我真的不喜歡iPhone的樣子』的時候,艾夫說他感到很羞愧,這種事竟然要賈伯斯提醒他。他解釋:『iPhone的外殼一直在搶螢幕的光采,而非幫襯。整隻手機看來太過陽剛、太重視功能、太講求效率。』如果沒有他對iPhone整體設計問題的理解和解釋,一般人會覺得賈伯斯簡直莫名其妙,說不出iPhone哪裡不好又不滿意。但這就是賈伯斯長期鍛鍊的成果---即使他不知道一個東西的理論,他還是能判斷出這樣做對不對(這點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裡面也有提到)。而理論的部份,就交給懂理論的專家去解決吧。

如果我們平常沒有像賈伯斯一樣,時時感受設計、鍛鍊自己的品味(直覺性的思考),也不像艾夫一樣,是設計出身,懂得設計背後的理論基礎(理論性的思考),那麼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憑自己想像設計出來的東西是簡單、對使用者好的偉大設計,那只不過是個人生活經驗、個人需求以及刻板印象的集合體罷了。

賈伯斯傳裡面提到,賈伯斯本來對蘋果設計的iPad有些不安,因為外界對這個產品沒有什麼好評(上市前)。但他看到財星網站的一篇文章,感到非常感動,裡面寫到一名編輯諾爾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北方的一個牧場,拿著iPad在看科幻小說,一個六歲小孩走到他面前。這孩子來自窮苦人家,來這邊掃馬廄。諾爾一時好奇,把iPad拿給他。這個孩子從來沒看過電腦,諾爾也沒教他怎麼用,但他自己摸索一下就會了。他用手指劃過螢幕解鎖,下載應用程式,然後開始玩彈珠台。

前兩天在Reddit上面也有一個人po了一張照片,並寫了一段話:
我買了一台iPad給我祖母。她已經84歲而且從來沒有擁有過平板電腦,她希望有一台讓她做"藝術創作"。我買了ArtRage這個軟體給她,然後讓她和她的新玩具熟悉一下。我離開了30分鐘,這是我回來時所看到的。

賈伯斯希望好的設計應該是直覺、簡單,從小孩子到老人都能夠一摸就上手。要設計出這樣的東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自己學會的成見全部拋掉,讓自己像是小孩子一般用身體去感覺一樣產品,使用直覺去體驗它,並提出那個部分不完美需要改進的意見,像賈伯斯一樣。另外一種方式是學習扎實的理論基礎,清楚的知道這樣的設計會導致什麼樣的使用者行為,給使用者怎麼樣的感受,像是艾夫一樣。

不管是哪種方式,這樣的產品設計品味都是需要鍛鍊的。我們不該抱著過度的自信,認為自己沒有練過3分球,準度就能跟NBA的3分射手一樣。

選擇一種鍛鍊的方式,持之以恆的努力吧,只有不斷的鍛鍊,才有可能培養出敏銳的直覺和建立扎實的理論,期許自己繼續向前~

留言

  1. 品味啊... 大家都想要可是很抽象,Jobs是許多前端概念的推廣人沒錯,不過是不是先擁抱非主流就等於有品味?這似乎誤會了品味。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一造說法x不完整的危險

日前又見一支 TED 影片,echo微寒 《想像力會因此擴大或萎縮?》 。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 Chimamanda Adichie@TED The single story creates stereotypes, and the problem with stereotypes is not that they are untrue, but that they are incomplete. They make one story become the only story. http://designmind.frogdesign.com/articles/the-substance-of-things-not-seen/onstage-in-oxford.html#2 單一故事會造成刻板印象, 而刻板印象的問題就是, 他們並非不正確, 而是不完整, 讓一個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

PT Love Story

序章 其實是不知道大家想聽哪種口吻的描述, 但就盡可能原汁原味將我感受到的情感傳達出來吧。 那麼,這是個不只愛情,關於真愛的故事。 http://best-messages.blogspot.com/2010/11/best-love-sms-how-to-say-i-love-you.html

老梗乎x過去現在未來

本文用於呼應夏天哥 《時光機》 一文。 http://kungfupanda.wikia.com/wiki/File:OogwayPoTalk.p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 -- 《Kung Fu Panda》Master Oog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