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首大學生涯x給新鮮人 (中)

http://www.fitdubai.com/2011/08/do-or-do-not-there-is-no-try/

談寧可後悔不要遺憾,談專注與執行
放棄只是一個option,一個也許選擇其他方向的另一個決定,
今天「後悔」這個詞,是使用在你做了之後,
既然你選擇去做,就要承擔那些可能不完美的後果,
這些沒什麼好後悔的。
可是沒做的事叫「遺憾」,後悔沒關係,但不要留下遺憾。
-- 林義傑
機會成本讓我們必須時時對事情做優先度排列,有時難免會天平兩端重量太相近,
在這種兩難情況下,根據賊船長的教誨,我會依後悔與否做抉擇。
評估一切現實面之後還是難以決定的話,如果以後回想起來,會有不甘心,
就去做吧,雖然那選擇看來可能有點瘋狂,
但那是你的人生,你只需要告訴自己為什麼。


http://notesinabook.wordpress.com/category/news/carnival/

是的,選擇沒有對錯,但在事後你盡全力執行心中的最佳選擇了嗎?
如果沒有,那就是在自己毀了那個決定的價值。

人生是證明題啊,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源於社會對我們的現實眼光,
別人會幫你的成果做路徑解釋,假設成果不理想,
就會有人開始宣揚當初的關鍵錯誤決策讓你從此每況愈下終至死胡同,反之同理。
「那個叉路選擇到底好不好?」──這個問題的解答,是靠執行者創造的,
因為如果你最後成功了,當初的那決定就是好的決定,
君不見茫茫報導中,只有國小畢業是絕不會成為CEO的,直到你成為CEO之後。
很多問題不是沒有答案或者沒有意義。
而是答案或意義必須要拼了命去爭取之後,
你才會知道自己當初那樣不要命的堅持為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沒有這樣拚命過,那就一輩子都找不出答案的。
人一旦做了選擇,就沒有權利後悔。
不管做了什麼選擇,是好的、是壞的,都只能勇敢去面對──
人生最珍貴的,就在於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所以永遠無法精準地判斷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
就像困在一個繁複的迷宮裡,
每一次選擇,都是站在岔路口,影響之後闖關的路線。
尚未到達終點前,又怎能輕易斷定對與錯呢?
只能走下去,義無反顧。

http://www.educationfuture.info/

談環境,談教育資源的便宜與浪費
唸書考試是在這個社會體制下的阻力最小的路,
所以走這條路可以算是為了自己。
不管是想在學術專業領域更加精進,或只是單純為了某些原因要顧成績,
我相信大學可以用時間換取成果,「勤能補拙」可能之前都不適用,
但在大學,就算你再不聰明,每天翻課本、筆記,多唸幾次一定比你同學強,
因為他們大部分都考前一週才驚覺自己唸不完。

不是因為大家變笨了,而是沒有選擇像當年一樣汲汲營營於學業,
是因為高三壓力太大,所以一旦進大學,擁有自由,就像脫了韁的野馬,一去不回?
圖書館人數隨時間變化的分佈圖之劇烈,讓人感嘆空蕩的圖書館,現實的大學生,
如果沒有考試就不唸書,又如何奢望教授不以此為手段?

http://youthspeak.blogspot.com/2011_01_01_archive.html

使用者付費,同樣的最高等級教育,在美國光學費就很可能是臺灣的十倍以上,
大家兢兢業業,深怕有一秒不夠專心就對不起那些鈔票還有期待。
臺灣的教育太便宜了,所以我們好像理所當然的不懂得珍惜,
如果把學費改成每週一上課前上繳給老師幾千塊,
那或許就不會這麼輕易的翹課、睡覺、不寫作業,然後誤以為那種浪費是瀟灑。
知識可以傳授,智慧卻不行。每個人必須成為他自己。
我不會告訴你教授都是對的,我們都瞭盡信書不如無書,
但請尊重老師尊重同儕,尊重國家在你身上花的每一筆心血,
享用了納稅人在未來上的投資,有一天就要回饋,或近或遠或多或少,
所以最好停下不切實際的自我感覺良好,我們以為我們很努力,
但那是在看見世界之前。


系列文直連
回首大學生涯x給新鮮人 (上)
回首大學生涯x給新鮮人 (下)

留言

  1. 推這句:"我們以為我們很努力,但那是在看見世界之前。"
    我們都太擅長用想像來解釋這整個世界了,
    當取用資源的成本太低時,我們就會不珍惜,
    就跟石油和紙張一樣...

    回覆刪除
  2. 就像臺灣健保用賠錢換取極好的福利,所以我們始終沒有學會醫療分級,小病也去大醫院看,反正掛號費很便宜──造成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回覆刪除
  3. 台灣有個根本的問題,源自於絕大多數的人對「大學」的錯誤想像;往往一直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知道知識的昂貴、珍貴與可貴。

    回覆刪除
  4. 但這有部分源於社會給予的錯誤印象。(大推;之後,深有同感)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一造說法x不完整的危險

日前又見一支 TED 影片,echo微寒 《想像力會因此擴大或萎縮?》 。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 Chimamanda Adichie@TED The single story creates stereotypes, and the problem with stereotypes is not that they are untrue, but that they are incomplete. They make one story become the only story. http://designmind.frogdesign.com/articles/the-substance-of-things-not-seen/onstage-in-oxford.html#2 單一故事會造成刻板印象, 而刻板印象的問題就是, 他們並非不正確, 而是不完整, 讓一個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

PT Love Story

序章 其實是不知道大家想聽哪種口吻的描述, 但就盡可能原汁原味將我感受到的情感傳達出來吧。 那麼,這是個不只愛情,關於真愛的故事。 http://best-messages.blogspot.com/2010/11/best-love-sms-how-to-say-i-love-you.html

老梗乎x過去現在未來

本文用於呼應夏天哥 《時光機》 一文。 http://kungfupanda.wikia.com/wiki/File:OogwayPoTalk.p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 -- 《Kung Fu Panda》Master Oogway